潘蕾 于大宇
46岁的鲍文波说话有着理科男生惯有的特征:不散漫、不拖沓深圳公司硬盘销毁技术创新,一板一眼,观点明确、条理分明,能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精炼的话语让你得到想要的答案。这些特性带到工作当中便有了朴素实用的办公楼,专业性强、技术精干的人才团队,科技内涵强大的优势产品,综合起来便成就了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在佳木斯,润特科技拥有占地6.41万平方米的科技总部;在全国,润特科技连通22个省和3个直辖市的160多座城市编织起巨大的销售网络,无数的科技创新奖项纷沓而至,让鲍文波成为了科技创业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
2009年,39岁的鲍文波是佳木斯市一家著名企业的总工程师。丰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让人羡慕的。突然间深圳公司硬盘销毁技术创新他辞掉了工作,选择了创业。
为什么要创业?
选择缘于鲍文波对科技成果的热爱。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鲍文波发现,很长时间以来科技一直处于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角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科技,然后再进行这些项目的研发,这样一来,科技一直处于被动的角色,也使得很多科技成果搁浅。为什么不能让科技引领企业发展?为什么不能让科技从被动变成主动,实现真正的创新。成立科技公司,让科技引领企业,鲍文波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决定自己创业,让科技真正拥有自己的价值。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是鲍文波面临的第一道坎。找朋友,找亲戚,抵押房产……用尽了所有办法,终于筹集到了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润特科技终于成立了。公司一成立,鲍文波把就“家”安在了这里。白天和销售人员开会,研究项目的推广,晚上一头扎进实验室,和研发人员改进技术,开发后续产品……鲍文波恨不得能有分身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认识模糊,使得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不过省科技厅的一次培训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思路。
在一次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产学研”合作与对接会的培训和项目对接中,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对接让深圳公司硬盘销毁技术创新他大开眼界,意识到大力强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不断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
在这一观念引导下,公司制定了“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加大产学研合作,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发展战略,把“产学研”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摆到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一发展思路,叩开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大门。他开始尝试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产生新价值,再造企业竞争优势,注重研发速度与质量,积极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技人才资源,加强与大专院校的联合,进行复合型创新。
润特科技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电缆工程技术研究所合作,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计划,从而使公司掌握和拥有了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走上了新型发展路。
在鲍文波看来,在知识经济、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下,科技创业具有特定的优势,尤其是科技人员作为创新主体,创业更是具有普通人没有的长处,只要保持产品的生命力,坚持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优秀的人才是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认识到了这一点,鲍文波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优秀人才的引进上,组建了由3名博士、14名硕士、26名本科生和一批大专生组成的研发团队,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
经过7年的磨砺,润特科技不断扩张,在河北、江苏、辽宁等地拥有5个分厂,与全国400多个厂家建立技术合作,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公司也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鲍文波也成为了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佼佼者。2016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
7年前,他梦想能将脑子里的技术卖出个好价钱。
7年后,他梦想能让自己的科技企业发展到百亿资产。
(据黑龙江日报)
我要评论